fbpx



法令規章

資遣解僱勞工,雇主須注意的法律規定

2023/10/05

分享:

飛騰雙週報_資遣解僱勞工,雇主須注意的法律規定

近年來,景氣變幻不定,企業經營面臨挑戰,因此資遣解僱勞工的情況時有所聞。但雇主資遣解僱勞工,必須符合勞動基準法及相關法令的規定,否則可能觸法受罰。

資遣解僱的法律依據

勞動基準法第11條第2款規定,雇主虧損或業務緊縮時,得預告勞工終止勞動契約。因此,雇主資遣解僱勞工,必須符合「虧損」或「業務緊縮」的條件。

虧損或業務緊縮的判斷標準

法院判決認為,所謂「業務緊縮」係指雇主在相當一段時間營運不佳,生產量及銷售量均明顯減少,其整體業務應予縮小範圍而言。倘雇主業緊縮之狀態已持續一段時間,且無其他方法可資使用,為謀求企業之存續,應許其為進行企業組織調整,而與勞工終止勞動契約。

資遣解僱的程序

雇主資遣解僱勞工,應依勞動基準法第16條規定,提前預告勞工。勞工任職年資三個月以上一年未滿者為10天,一年以上三年未滿者20天,若三年以上則應該有30天的預告期。而且在預告期間,勞工可以請每週最多2日的謀職假,資方應該照給工資。

資遣解僱的權益

勞工遭資遣解僱,依勞動基準法第17條規定,雇主應給付資遣費。資遣費的計算方式,依勞工適用勞工退休金新制或舊制而有所不同。

此外,勞工遭資遣解僱,雇主應發給服務證明書,並應在勞工離職之十日前,將被資遣員工之姓名、性別、年齡、住址、電話、擔任工作、資遣事由及需否就業輔導等事項,列冊通報當地主管機關及公立就業服務機構。

資遣解僱的爭議

雇主資遣解僱勞工,若勞工認為資遣事由不符、資遣程序不合法,或資遣費未足等,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。

雇主資遣解僱勞工,必須符合法律規定,否則可能觸法受罰。勞工遭資遣解僱,也應了解自身權益,若有疑義,可以向勞動主管機關或律師諮詢。以下為雇主資遣解僱勞工的實務經驗分享,雇主須注意避免違規:

  • 雇主資遣解僱勞工時,應事先擬定資遣計畫,並事先告知勞工。
  • 資遣解僱程序應合法正當,避免爭議。
  • 資遣費應依法給付,避免勞工提起訴訟。
  • 勞工遭資遣解僱時,應冷靜理性,並善用自身權益。

最新文章

移工聯盟抗議仲介亂象,勞動部:轉換雇主可自行辦理

移工聯盟抗議仲介亂象,勞動部:轉換雇主可自行辦理

台灣移工聯盟於萬聖節前夕在台北車站前舉行了一場抗議遊行,抨擊仲介制度存在的問題,並呼籲政府廢除仲介制度。他們指出,這一長期存在的仲介制度已經長期剝削台灣的外籍移工,包括高額仲介費、薪資扣押、強迫勞動等情況。本次抗議活動旨在提高人們對這一問題的關注,並促使政府採取行動保障外籍移工的權益…

基本工資調漲,勞退月提繳分級表增23級

基本工資調漲,勞退月提繳分級表增23級

台灣勞工的退休金制度近日迎來了一項重大的調整,隨著基本工資的提高,新的「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分級表」也應運而生。這一舉措將對全台超過七百萬名受雇勞工的退休金提繳產生影響,我們將深入了解這個調整帶來的重要變化。根據勞工退休金條例,雇主應按月提繳不低於勞工每月工資6%的退休金,儲存於勞工保險局設立的「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」…

缺工缺才嚴重,企業逆勢加碼徵才

缺工缺才嚴重,企業逆勢加碼徵才

台灣企業面臨缺工困擾,1111人力銀行最新調查發現,雖然將近5成的企業認為第4季景氣比去年同期差,但仍有高達8成7的企業開缺徵才,其中「餐飲旅宿業」的缺工情況特別嚴重。這些現象表明,即使在不確定的經濟氛圍下,台灣企業積極招聘,並需要更多的人才來支持他們的業務…